新華社重慶12月16日電(記者(zhe)周文沖)現存*早且完整的(de)《公羊傳》注疏合刻本等(deng)150部珍貴(gui)古籍近日在重慶圖書館開(kai)展。
此(ci)次“冊府(fu)千華——重慶市藏國(guo)(guo)家(jia)珍貴古(gu)(gu)籍特(te)展(zhan)”由國(guo)(guo)家(jia)圖(tu)書館(國(guo)(guo)家(jia)古(gu)(gu)籍保護中(zhong)心(xin))、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(fa)展(zhan)委員會主辦,展(zhan)覽為期一(yi)個(ge)月,將分(fen)批次展(zhan)示150部入(ru)選《國(guo)(guo)家(jia)珍貴古(gu)(gu)籍名錄(lu)》的珍貴古(gu)(gu)籍原(yuan)書。
這些展(zhan)出的珍貴(gui)古(gu)籍包(bao)括:現存*早且完整的《公羊(yang)傳》注疏(shu)合(he)刻(ke)本(ben)、鈐有明代(dai)皇后印章的《大明仁孝皇后勸善書(shu)》、我國(guo)古(gu)代(dai)顏色*多的套版印刷書(shu)籍清(qing)代(dai)盧坤輯《杜工(gong)部(bu)集(ji)》、唐寫(xie)本(ben)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、南宋刻(ke)本(ben)《名公增修標注隋書(shu)詳節》等。
其中,展品中元刻本《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》是《公羊傳》現存*早且完整的注疏合刻本。更為珍貴的是,此書有七葉配補的是十分罕見的宋刻十行本零葉,是目前所知我國*早的《公羊傳》注疏合刻本——宋刻十行本《監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》的僅存版葉,是今天傳世所有《春秋公羊注疏》的*初源頭。
展覽期間(jian),觀眾可以掃(sao)描二維碼,看到珍(zhen)貴古(gu)籍更多的視頻圖像和延伸介紹;重慶圖書館(guan)還設置了雕版印刷和傳拓技藝體驗區,并將舉辦(ban)兩場古(gu)籍文化專題講座,讓(rang)觀眾全面深入了解珍(zhen)貴古(gu)籍。
自2007年以來,重慶圖書館(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)積極實施“中華古籍保護計劃”,開展全市古籍普查,完成全市43家古籍收藏單位4.5萬余部、63.5萬余冊古籍的著錄、審校及出版工作。在摸清“家底”的同時,發現了一大批珍貴古籍善本。
本文轉載自中(zhong)國新聞(wen)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(hu)聯(lian)網,不代(dai)表本站觀(guan)點(dian)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(dian)所(suo)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(lian)系(xi)我們予以刪除(chu)!